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西行漫记 22/41
Ashburton River Overnight Camp Area near Nanutarra Roadhouse to West Peawah Camp Area
near Whim Creek
12/05/2011 Thu 382.0KM 22C in the evening
今天旅行的目的地有二个;先去Karratha卡拉沙后再去Dampier丹皮尔。一路走来,不经意间已来到了西澳州西北角上的Pilbara皮尔巴拉地区附近。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矿业生产和出口大国,就不得不提到其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西澳州,而皮尔巴拉地区则不折不扣地又是这重中之重;并且,产自外海的天然气也从这里外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皮尔巴拉地区矿业生产的繁荣就没有澳大利亚的繁荣。
而在丹皮尔我们的目的又被分为二个;其中之一就是参观丹皮尔港的铁矿石和天然气外运码头。风雨中首先来到卡拉沙,在游客服务中心索取了一些资料后就马不停蹄地来到离此约二十多公里丹皮尔港,远远望去港区码头上像摩天轮一样的巨型铁矿石装载机正用巨大的挖斗往货轮里装载铁矿石准备外运,这些装载铁矿石货轮的目的地很可能就是中国,因为中国是皮尔巴拉地区铁矿石的最大买家。在这些码头上堆积如山的铁矿石当然不是产自丹皮尔,而是由一条从位于皮尔巴拉地区矿业重镇Tom Price汤姆普赖斯的Rio Tinto Group力拓集团的矿区经由一条连接其十四个主要矿山和丹皮尔港的共长达一千四百公里的专用铁路运送到皮尔港的码头;该铁路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重载铁路系统,由力拓集团所拥有和运营。沿着码头外围一路开车走来,远处在高高的烟囱一样排气口上正燃着团团火焰,那就是Woodside伍德赛德公司外运天然气的专用码头。顺着码头的方向最终驱车来到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但非常遗憾地我们被告知,装运天然气的码头是不对外开放参观的;而装运铁矿石的码头则要等到能够组成至少六个人以上的临时旅游团后方能安排参观。我们一直等到中午时分还是没有等到其他游客,只好在游客服务中心外面的阳台上,在人所能及的最近的距离用自带的望远镜遥望“游览”了一番装运天然气的码头,再在室内观看了用于开采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用的钻井钻头和一些图片,模型等;天然气码头的参观与游览就此画上句号。离开码头后来到了一处最靠近装运铁矿石码头的高地观景台,在那里有二架落地望远镜本应可比较清晰地看到码头,但它们却早已损坏。无奈之下,只好再用自带的望远镜隔空“游览”了一番。原猜想会在作为一个向中国出口铁矿石的主要集散地之一的丹皮尔港遇见前来装运铁矿石的海员,但结果非但没有见到而且在街上也鲜有人走动。在丹皮尔港参观的行程尚未开始就这样草草结束了。离开港口之后,另一预定的重要参观活动就更加让人啼笑皆非,甚至只能沦为笑谈。儿时,曾读过一本译自前苏联的书,书名应该是“自然科学简史”之类吧,不管是什么但它却是位启蒙老师;以至于至今印像如鲜。书中提到一处在丹皮尔地区所发现的距今约一万八千年也就是最后一次冰河时期的人类生活遗迹,为此在数月前当计划此次行程时就把它作为重点参观项目之一在地图上加以了标注。儿时一个痴痴幻觉般的遐想,一个朦胧中的梦幻,却在冥冥之中犹如一只无形的手引领我们如今来到似乎远在星辰之外的某地;奇异的感觉,撞击内心的震撼,人生的无法预知等;着实地让我们惊叹和兴奋不已。早晨在卡拉沙游客服务中心时,原本期待的有关古人类活动遗迹的重点介绍却是一片空白;只有一位职员告诉我们在丹皮尔镇外有一处土著居民活动的遗址,并画了一张简图给我们。离开丹皮尔后,我们就拿着这张简图来到一片荒山,既没有任何的标志,也没有人可以问路,茫茫然地就只身向无路的荒山上爬去;途中一直担心迷路,显得心神不定,好在停放在山脚下的汽车始终未离开视线而成为了唯一的标识物。一圈走下后才发现这成了不折不扣的“阿戆练身体”(上海方言形容做无用功);但在另一方面也算圆了儿时长久的梦想;其实连梦想也谈不上,只能算是一种好奇,它曾经是那样了无声息,深深地,长久地潜伏在脑海里的某个角落,但却在不经意的一个时间悄然发芽。仅为此一点,就该大书一番以作纪念。人迹罕到之处的袋鼠倒是被不期而至的“探索者”惊得“跳”之夭夭。大半天的丹皮尔之旅遂宣告结束,原本期待甚高的此行只换来阵阵摇头的自嘲。
重新回到卡拉沙,在Woolworths富豪斯超市买了只烤鸡,一些新鲜玉米,蔬菜,水果和面包。在西澳州旅行并不是随处可以补充食物的,所以每到一处较大城镇必须特别留意。新鲜的蔬果对我们尤为重要,以防长时间旅行,就像从前在大海上航行的水手因不能补充新鲜食物而引发诸如败血症一类的疾病,当然对我们不至于如此严重。但仍然必须不时地尽可能多吃些新鲜蔬果。
带着买好的食物,再次来到卡拉沙的游客服务中心,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吃午饭。饭后在服务中心也有二件事我们必须做。一是离开卡拉沙后,我们必须决定下一步的旅行线路,因我们下一个目的地是皮尔巴拉地区的矿业重镇汤姆普赖斯和不远处的Karijini NP卡瑞吉尼国家公园,而从卡拉沙到那里去的路有二条,一条是往东南走,进入部分力拓矿区,由于矿区属私人物业,须取得书面允许后方可进入;而要取得书面许可则必须在此游客服务中心通过观看录像学习一些基本知识并通过笔试后再由服务中心签发许可;另一条路则是从卡拉沙沿着1号公路往东北行,在将到Port Hedland黑得兰港时折向南。权衡之后,我们选择了第二条路,这样考试就免了。第二件必须做的事是储水;从游客服务中心领取一柄扳手,有了扳手才能拧开屋外贮水桶的阀门将我们携带的二十升水桶装满带走。而贮水桶里的水是每天定时由运水车送来的,也许尚谈不上“珍贵”;但却不容浪费。总得来说在旅行中虽未遇到水荒,但无论是喝水或是洗漱中却时常不能像在家一样随心所欲,并且时常我们所喝的水都是取自贮存于水罐中的雨水,有时不带异味,有时却不那么好喝。洗澡时也多次碰到投币或投代币限时用水,这一切都在提醒着我们澳洲缺水的这个事实,今天就又是一例。
离开卡拉沙后,继续向黑得兰港行,由于在丹皮尔耽搁了较长的时间;我们下一个主要的任务又是要找落脚的地方准备过夜了。在途中停在了Whim Creek 惠姆克里克附近的West Peawah宿营营地;“Whim”一词有“临时其意,心血来潮”之意,在此宿营既有这层意思同时更是“无奈之举”--- 因着时间关系再次无处落脚。一切都与昨晚宿营的营地非常相像,也是在一座公路桥下;只不过该公路桥所跨越的河流变成了Peawah River罢了。一边整理准备过夜,一边开始做饭。断断续续地下了一天的雨虽然停了下来,但风还是很大;对野营的我们来说这已帮了一个大忙。做饭时不得不用一个水桶外加两个空油桶,在迎风的方向上立起一道挡风墙,使我们做饭的火不被吹灭。水煮新鲜玉米,就做为今晚的头餐。做完饭后,我们还要把明天路上要喝的水全部烧开,冷却后灌入行军壶中;由于不确定取自贮水罐的水是否适宜直接饮用,所以我们自己定规一律将它烧开。睡前还有一个例行的事要做;那就是将当天所拍摄的影像从相机中通过手提电脑转存至移动硬盘,空出相机的储存卡,以便明天所用。一个逆变器将车中十二伏特的直流电转换成普通的市电,提供我们的不时之需,包括行车途中给许多电子设备充电。由于我们没有发电机,这个逆变器就权当一台小型发电机使用,一路走来,并未有什么不便。
*所有地名/人名的译名均尽量以谷歌地图/翻译为准:
Karratha卡拉沙
Dampier 丹皮尔
Pilbara皮尔巴拉
Tom Price汤姆普赖斯
Rio Tinto Group力拓集团
Woodside伍德赛德(公司)
Woolworths富豪斯(超市)
Karijini NP卡瑞吉尼国家公园
Port Hedland黑得兰港
Whim Creek 惠姆克里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